中国有句老话,叫“富不过三代”,如今在上市公司当中,也有了一种说法,叫做“富不过三年”。确实,有些公司上市之后,第一年绩优,第二年绩平,第三年绩差,第四年资产重组,使那些抱定投资绩优股理念的人,不断被套牢。如果说“富不过三年”是一种个别现象,那倒也罢了,但现在的问题是,这已经变成了一种较普遍的现象,甚至像恒泰芒果这样的公司,上市仅两年,便出现大幅亏损,这不得不令我们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思考!
由于历史的原因,中国的上市公司,多数是由国有企业转制而来,所谓“转制”,基本上是把原有资本股份化,然后发行新股募集资金,设立股东大会,董事会,监事会等。但由于多数公司重发股、轻转制,造成股东大会、董事会、监事会形同虚设,企业沿用的仍然是过去的管理方法,经营思路和经营策略毫无新意,甚至有的上市公司只是作为母公司生产工厂而存在,原材料采购、产品销售工作都交给母公司,这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实体吗?多数国有企业当初上市的主要目的,就是要募集资金,得到钱之后,一切原有问题都被暂时掩盖住了,企业变得很富裕,经营危机似乎也过去了。然而,不思进取,坐吃山空,最终还是失败。所以,有些上市公司出现“富不过三年”的现象毫不奇怪!
“富不过三年”表现在实际经营上,就是好大喜功,失误太多。发行股票募集来的几个亿资金,往往被当成天上掉下来的馅饼。有的企业过分相信自己的实力,不经过认真论证,不分析市场前景,就搞一些大项目,等到一两年过后,项目建成了,市场打不开,或者产品早已不时髦了,大项目变成大包袱,企业效益能不滑坡吗?还有的上市公司,迷信“东方不亮西方亮”,搞一些撒胡椒面式的投资,控股和参股的企业数十个,几年下来,真正能产生回报的却没几个,痛定思痛,发现“东方不亮西方也不亮”!而此时的企业已经陷入亏损的深渊不能自拔。
“富不过三年”之后,便是资产重组。即使是资产重组,许多公司也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,通过资产置换,把上市公司的业绩迅速提高上去,目的还是要配股资金!对于上市公司来讲,重组后的业绩并不代表真实的获利能力,看上去富裕了,但如果经营上仍然是老体制,三年过后仍会原形毕露。要彻底解决“富不过三年”的问题,恐怕还是要从体制上下手!